高师体育课程多元化评析 1 讨论对象和方法 1.1 讨论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类老师和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讨论。 1.2 讨论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参阅《体育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新论》以及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期刊论文,为构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奠定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老师和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如何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进行评价以及由谁评价、应采纳什么指标评价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老师问卷 50份,学生问卷 200 份,分别收回 46 份、187 份,剔除无效问卷 14份。所有问卷经效度、信度检验,符合讨论设计要求。 1.2.3 访谈法对山西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讨论方面的专家以及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导、师生进行访谈,了解国内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 2 讨论结果与分析 2.1 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征 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技术科学三个方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合称,其讨论任务在于揭示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必定联系和一般规律。其与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技术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讨论对象与任务、方法的不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侧重于揭示体育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体育生物科学侧重于揭示运动中的人体的生物机制与规律,而体育技术科学则倾向于探讨运动的技术规律。基于此,三者在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培育目标上便具有了较大的差异。体育人文社科类科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2.2 国内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从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老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侧重于学生评价,其次是专家评价。 2.2.1 学生评价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效有认同和否定两种观点。认为学生评价有效的理由是:学生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对象,和老师的日常教学直接接触,对老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态度等都比较了解和熟悉,因此学生有权对老师进行评价;作为大学生,对社会和老师的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做出较为负责的评判;从使用统计学的理论来看,学生评价人数较多,评价结果比较可靠。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评价会根据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