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讨论 一教学思想上贯彻“原本性”,让钢琴教学回归钢琴本性 对于奥尔夫的“原本性”而言,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本源的回归,二是寻找音乐的源头。对于奥尔夫来说,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不是单纯的技能和知识体系的传授,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他认为音乐是人类进行情感沟通和相互沟通的手段,每个人都存在用音乐进行情感沟通和相互沟通的本能,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从自然的本性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从音乐的本源出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已经超过了最佳的钢琴技能学习时间,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钢琴弹奏基础,有些学生甚至连钢琴都没见过,其手指灵活性、柔韧性与钢琴专业要求有较大差距。所以对其进行钢琴教学时不应该过于注重演奏技能的提升,而是通过学习和弹奏优秀钢琴作品,培育其艺术感受力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品味。受教学观念、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存在着成人化和专业化趋势。在选择教材时,基本沿用专业教材或者专业教材简版,教学方法基本上以老师的口传身授学生模仿为主。由于钢琴弹奏技术繁难,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才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而该专业学生本身基础差、底子薄,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既定的技术目标,导致练琴的过程非常痛苦,这种状态下,学习兴趣的培育就无从谈起。在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培育出大量技术不成熟,缺乏艺术灵感的学生,严重脱离幼儿教育实际。贯彻“原本性”的原则,首先就是将在传统教学中过于追求的演奏技能和外在价值的教学模式摈除,不再一味实行反复模拟和机械训练的方式,而是更多的重注体验和感受的形式,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本能反应。 二教学内容上注重综合性,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的任务和特别性决定了该专业学生掌握的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和演奏技能,主要是为了培育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优秀的学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决定了其钢琴教学不只是单一的技能教学,而应该是通过和其它学科的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育。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科过于单一的问题,钢琴课设置很少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色,也是我国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综合了动作、演奏、欣赏、语言、歌唱、表演和创作等一系列的综合教学。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