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思考管理论文 摘要:当前,高校巨额贷款的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财务管理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觉、全新的思维,全面审视、讨论和思考举债办学的相关问题,探究新形势下债务管理的新模式,有效防范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进展。 关键词:高校;债务管理;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 1998 年 340 多万人增加到 2024 年底的 1350 万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 万人。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的进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制造了世界高等教育进展史上的奇迹。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竞争机制逐步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间的相互竞争的挑战。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制造条件,举债办学,加速进展,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巨额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有的高校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盲目扩张,过度举债。贷款资金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的健康、有序和稳定进展,也不利于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行。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把债务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举债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负债资金管理,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一、举债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校在财政拨款增长相对有限而自筹收入又不能满足进展要求的情况下,举债办学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加速进展的必定选择。在举债办学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觉、全新的思维,全面审视、讨论和思考举债办学的相关问题,探究新形势下债务管理的新模式。 1、举债的合法性思考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因借贷行为而形成的债务及其偿还情况,在“借入款项”科目核算。因此,《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借款办学这一经济业务事项提供了核算依据。高校扩招后,政府提供一定建设性贷款的财政贴息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引入贷款机制加快高等教育事业进展进行了肯定。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 《预算法》规定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而实际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