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探究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新冠病毒的理化特性及其感染肺炎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理论,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冠疫情危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应对新型新冠疫情的危机管理与控制方法将丰富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内容。 [关键词]危机管理;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图书馆;Haddon 模型 1 新冠疫情概述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危机,高校图书馆所有员工需要能够识别新冠肺炎患者,清楚认识新冠病毒及其理化特性,熟知新冠肺炎主要症状、传播途径及其控制方法。(1)新冠病毒及其理化特性。冠状病毒属于自然界一个广泛存在的大型病毒家族 4 个属中的 β 属[1],因其电子显微镜下貌似王冠而得名。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较为敏感,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但随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新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复制最适宜的 pH 为 7.2。新冠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乙醇、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但氯已定不能。(2)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2],典型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可为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甚至无肺炎表现。不典型症状以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以头痛的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以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以结膜炎的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危重症或死亡病例多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3)新冠肺炎的传播。现有证据表明新冠肺炎传播途径有:直接吸入患者喷嚏、咳嗽、说话飞沫和呼出气体而感染的直接传播;吸入混有患者飞沫的气溶胶而感染的气溶胶传播;手接触沉积在物品表面的患者飞沫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而感染的接触传播。(4)新冠肺炎传播的控制。控制新冠病毒传播需要在公共场所按专业医师的建议佩戴口罩和按预防要求正确洗手。一般人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有条件且身体状况允许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佩戴 N95 及以上级别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口罩要定时更换,且污染后及时更换。正确洗手要求同时满足正确的时机、流动的水源、合适的清洁用品和足够的时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