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执行力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理念层面探讨教育管理标准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分析了标准和执行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低标准高要求(严执行)的教育管理理念,尝试探究一条符合教育管理实际同时可以广泛推广的现实之路。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责任感不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笔者结合自己的带班经验和感受,对学生工作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究。 一、引言 应当承认,当今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时的勤苦用功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那是应试教育对他们生理、心理的残酷折磨和摧残,是强制性的、痛苦的。高中毕业时,他们对这种服刑式的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便愉快地卸下了身上的重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像打下江山的国家大功臣一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享受生活了。他们睡懒觉、逃课(在他们看来多数课的确是无意义的)、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仔细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些大学在考前进行不作弊的签名活动,大学生们一本正经,郑重地签名,但一上考场,他们仍要肆无忌弹地作弊,因为不作弊就无法过关。当今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英语等级考试和各类考证考试,现在流行请“枪手”,这在托福和 GRE 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很平常了。甚至有些大学生四年毕业了还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英语!在学校男生就是玩游戏、打牌打球、谈恋爱———“一起床就开始玩《传奇》、半夜了宿舍楼还在激烈地打 CS……” 二、教育管理中的恐惧感 本质上讲,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突出特性就是缺少恐惧感和满足感。从社会管理和引导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感受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也符合人性本能的基本需求,成功的企业管理也基本建立在对这两个因素的把握上。当然,单纯的谈及这两个因素会使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对恐惧感在教育管理中的价值。一般人会认为,我们要对学生更加严格,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严师出高徒”。这种理解显然把教育管理中的“恐惧心”简单化了,从自然哲学的角度上来讲,恐惧感显然是文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因为害怕自然或社会的惩处,而形成了自律、自控的许多美德,并形成了很多积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