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演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演剧的进展状貌 一是戏剧团体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高校目前拥有戏剧团体 80 余个,演出剧种以话剧为主,还有黄梅戏、庐剧等地方戏曲剧种团体,如安徽科技学院就有大学生黄梅阁协会,专门演出黄梅戏。二是演出市场活跃。省级层面,由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先后共同举办了三届的“校园大舞台”——“青春•理想”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活动。全省各高校共报送了 171 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自创话剧作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均有剧目参赛,并取得了不俗表现。三是演出内容深刻。安徽高校校园戏剧体现出的相对独立的思想性、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平等与法制建设等等,给广阔学生带来了一次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含义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都是校园戏剧着力关注的重点。校园戏剧的蓬勃进展营造了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动了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四是经费保障有力。目前多数高校拨款专项艺术实践资金对学生演剧活动予以扶持,除道具、服装等材料消费全额报销外,对剧团演职人员的辛勤劳动也予以肯定。比如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出台的《学生艺术实践暂行规定》,不仅对参加演出、竞赛或开展艺术沟通活动的老师给予课时费,还对交通住宿费用实报实销,给予出差补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演出的后顾之忧。拿到奖项之后对老师的评聘职称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是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非表演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登台机会尤为可贵,这是通常综合类院校的校园戏剧更加活跃的原因。学生们通过演剧排练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制造力,展示个人的良好风貌。二是给学生表达诉求的平台。无论是参加各种大学生戏剧节还是在学校内部演出或者校际沟通演出,校园戏剧的受众大多是学生。因而受到的各种审查制度牵制较少,使得它能够尽可能表达出主创人员的各种思想,所以他们不受外界干扰而显得相对独立。随着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很多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不断增加的,不同的人生况味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寻找一个确切的表达方式。社会热点事件会成为敏感青年学子创作的源泉。他们会通过校园戏剧向社会表明他们的立场,并向社会宣告他们的存在。学生们有很强的表达意识,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