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讨论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养现状,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的路径,即选拔高素养人才到高校教学管理岗位,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鼓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建构良好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契约,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教学管理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进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符合时代进展要求的教学管理人员,因此高校要寻找有效路径,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养。 一、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的教学管理人员、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优良的思想品德、过硬的心理素养,有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能够做到仔细协助老师的教学工作,为老师和学生制造良好的高校教学环境。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面临工作压力大、缺少晋升途径等诸多问题,这对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各方面素养不利。应该肯定的是,多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作出了积极努力。但一些高校领导不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导致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来源混杂,工作不仔细、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的大有人在,难以形成高素养教学管理队伍。[1]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适应时代进展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养。 三、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的路径 探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的路径,要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学管理用人的源头抓起,寻求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1.选拔高素养人才到高校教学管理岗位。高校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选拔要经过严格程序,但与高校老师选拔任用相比,对学历和专业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考察内容侧重思想道德素养或业务能力等某一方面,有时会优先考虑安排学校现有相关人员。但高校教学管理岗位职数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在编在岗人员数量不够,并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有时会把工作分配给其它岗位的人员。部分临时工作人员业务不精,对工作不负责,更谈不上工作效率和创新。因此,高校要重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