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素养的建设 一、高校管理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及存在问题 国家对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有包括政治、职业、心理和身体等素养方面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就从这几点进行深化分析,在加强专业技术的同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综合素养。 1.职业素养。作为一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职业素养是其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没有职业素养就等于是“门外汉”。管理者要在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及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必须具备奉献敬业的思想意识。缺少了奉献敬业的思想品质,就失去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里,教学管理人员并没有受到领导的认可及重视,这也直接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求降低、工作积极性下降、在工作中出现散漫的状态,以致于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2.心理素养。心理素养是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素养、情感素养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要有热爱自身事业的心理,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坚韧的意志力。热爱自身的事业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尤其是为教育服务的管理人员,更需要管理人员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心理素养上,高校较为重视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辅导机制,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和素养要求却相对较低,甚至很少设立管理人员的心理辅导机构。这也是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心理素养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政治素养。良好的政治素养及道德素养是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要求。学校工作的繁琐会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多的问题,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及道德素养是管理人员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在政治素养这一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正确,存在懒散的心理,对于一些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需求和帮助不予理会,故意拖延办事时间,甚至提出无理要求等,这都是教学管理人员政治素养较低的表现。 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策略改革和完善 1.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管理能力。作为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职业水平。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及学习,开办培训基地,抬高即将入岗人员的选拔门槛,以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及综合素养。学校应为教学管理人员开设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班。同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使其工作的质量、效率与薪酬挂钩。 2.引入激励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如何让教学管理人员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激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