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育探究论文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人才能力的不足 物业管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进展阶段,物业管理人员有这样几个来源:一类是随房管部门的企业化转制而来,一类是由房屋开发公司后续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人员虽然能担当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思维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有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在进展过程中向社会招聘的不具备任何物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做的被动地位。另外,还有一类是经过物业管理培训的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人才也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型的房产管理人才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二是胜任单一普遍岗位工作的人才多,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能力不足并存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进展。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正处于进展的加速期,对高素养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和社会都期望拥有更多的技术型和经营型兼备的复合人才,也对高校培育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主动适应行业的需求,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职业特色,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与市场的需要,使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宽阔的进展前景,同时物业管理专业所培育的人才也具有了宽阔的就业市场。 二、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而开始的,其时间经历并不长,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究和进展的阶段,在物业管理理论的讨论、物业管理理念的普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育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在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的培育目标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培育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但对这种能力的构成缺少进一步的细化说明,致使培育的人才能力目标不清楚,造成专业能力的不足。 2、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育脱节。培育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3、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陷。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够清楚,课程交叉重复,专业基本技能内涵不够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培育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4、教学内容滞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