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管理创新讨论 1 创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路径思考 1.1 建立民主平等的“双主型”管理模式 “双主型”管理是一种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型管理模式。①它要求师生共同参加班级管理,实现学生独立自主。该管理模式实施起来首先需要班主任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引导和鼓舞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肩负起管理班级的责任。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制度,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民主平等的制度是保障学生参加管理的权利。班主任在制定制度时需深化学生,鼓舞其积极参加、提出建议,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整理的符合该班特点的管理制度,惩奖分明。在干部队伍建设时,班主任应本着公正、民主、择优的原则选拔组建班干部,可通过学生民主评议选出优秀候选人然后班主任点将就职的过程实现。在培育干部时,要明确各干部职责,各尽其能;要明确各干部工作的公平公正观,树立良好的干部威信;要明确干部素养培育观,鼓舞干部大胆开展工作的同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总之,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参加班级各项管理,不断提高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双主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促进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②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进展和全面素养的提升。 1.2 形成“学习型”班级管理模式氛围 “学习型班级”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具有共同的个人和集体愿景,共同自觉学习,进而促进每个人素养得到充分合理的进展,推动班级的可持续进展的学习群体。③“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模式以“以人为本、知识共享、自我超越”的价值观为核心,主张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具体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四方面:有共同的班级目标;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来促进班级凝聚力;建立有学科特色的班级文化;实施班级品牌管理战略。值得一提的是,班级品牌管理战略是以“品牌”的理念进行的新型高校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全班成员共同参加确定品牌定位、实施班级品牌设计,强化班级观念,培育团体意识,促进班级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努力,构建出“学习型”班级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良好自我进展。“学习型”班级是对已有的高校班级教育模式的一种根本性的探究;是学校教育创新思维。“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是追求互动创新、班级持续进展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