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分析 【摘要】高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围绕培育学生成为具备高专业素养、强烈文化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展开,使基地成为高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主要载体。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三方作用,共同助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社会价值提升。 【关键词】设计专业;实践基地;产学研结合;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将有效地提升高校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将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事业单位需求相挂钩,推动大学生就业,促进企业经济进展。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设计专业和企事业单位双方将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发挥在商业设计、艺术创作、文化推广、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文化进展合作,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效能,促进双方在产品设计研发、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遗产保护与展览、文艺人才培育、文化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活动,促进教育成果、文化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的进展格局,为大连城市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达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商业设计和公共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促进区域城市和谐进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长期目标。首先,学校本着一切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一切为学生专业学习着想,一切为社会价值提升做贡献的原则,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升级专业实践课程的品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结合依托单位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校老师扎实的基础,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共同进行文化内容发掘和产品研发。即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依托单位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其次,实践教学基地所依托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行有利的政策,为学生开放优质的文化讨论和艺术创作资源搭建平台,为优秀学生创作作品提供展示、销售、推广的渠道,提高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育质量和实践基地的社会价值。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高校设计专业和企事业单位应首先建立双方实践教学导师授课办法、双方导师流动教学机制和专业互访机制、高校设计专业双师型人才培育机制,完善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学习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明确基地建设双方责任和分工,系统建设包含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流程和成果评估机制。高校设计专业实践基地的教学管理,应充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