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困境成因与预警探讨 摘要: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进展。但就目前来看,不少高校都陷入了财务困境,从而导致高校的进展受到了限制。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高校财务困境及其成因展开了分析,并且对财务困境的预警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困境;成因;预警 随着教育的改革进展,近几年国内高校进行了不断扩招。但与此同时,不少高校都产生了财务困境,以至于高校的生存遭受了威胁。分析高校的财务困境成因,则有助于进行财务困境的预防和控制,所以将有利于促进高校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财务困境成因与预警问题展开分析,以便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得到加强,继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 1 高校财务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1.1 高校财务困境概述 高校财务困境是逐步产生的,可以被划分成五种层次。从国内情况来看,在最初阶段,高校财务困境仅仅表现为无法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在这一阶段,假如高校实行“展期”或“以新债偿旧债”的方法,其财务困境就会逐渐加重。在财务困境持续加重后,高校通常会出现延期支付工程建设工程款的问题。随着困境的进一步发生,高校会出现无法如约支付正常采购应付款项的问题。接下来,高校还会出现无法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最终,高校内部运作需要的费用也将出现延期支付和限制报销等问题。 1.2 高校财务困境成因 1.2.1 过度负债 高校之所以会陷入财务困境,与其过度负债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展招生规模,不少高校开始进行巨额贷款,以至于学校的贷款规模占据了高校收入的一半以上。而随着高校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财务风险也将随之增加。从还贷途径上来看,高校需要通过经营配套服务、出租老师与学生公寓、置换校本部土地和收取学生学费等方式增加收入,然后利用这些收入进行还债。但作为非营利组织,高校在学生住宿和学费收取等方面无法获得较多的利润,所以高校还要依靠政府的补助和科研经费收入偿还贷款[1]。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往往会被人员费用占据大部分,因此高校将出现支付能力和支付压力脱节的问题,所以也不得不承担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1.2.2 外部管理缺位 从外部管理上来看,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实行的是“政校不分”的体制,所以高校管理出现了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是由国家投资,所以高校净资产所有者也是国家。但是,国家并不需要高校进行资产的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