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难点与策略探讨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指导作用,但是当下高校学生的行为状态反应出了辅导员工作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点,然后讨论了管理工作对策,希望本文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学管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点 1、学生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施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辅导员在能力方面极大的欠缺,所学专业与辅导员工作并不贴合,在学生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质量。 2、管理方式不当 高校生源逐渐增多,但质量却有所下降,现代 90、00 后学生问题突出,给辅导员管理增添了难度。现阶段,一些高校辅导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差,一方面,管理方式过于严格,不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的沟通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给予正确疏导。另一方面,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处理问题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态度生硬、冷漠,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和管理效果。 3、工作热情不高 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对职业前途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为辅导员这个岗位没有很大的进展空间,因此情绪比较消极、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责任心,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敬业意识就很难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1、强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意识 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很难有提升。所以,要强化辅导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在管理意识方面,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通过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意义来强化辅导员关注学生生活,指导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意识。在管理理念方面,要对辅导进行职业培训,让其了解当下学生群体的沟通方式和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当下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此,学校要采纳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首先,在辅导员入职后,要对辅导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经过考核后的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