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采购招标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摘要:随着“高水平”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教育管理、科学讨论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采购招标的项目和规模也随之增加。为了促进高校采购招标活动的依法合规,在分析高校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内部控制建设角度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采购招标;内部控制建设 采购招标是高校采购活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采购招标工作逐步法律规范,在程序完备、采购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保障了高校事业的进展。同时采购招标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随着“放管服”政策的落实,如何在权力下放的同时,确保采购招标活动的合法合规,需要从内部控制建设着手,让制度管人,制度法律规范采购招标事务。 1高校采购招标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1)制度要求:高校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家和政府拨款,属于财政性资金,根据招投标法和采购法的要求,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采购招标涉及不同的方式和流程,各个环节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促进采购招标活动的公平公正、依法合规。(2)学校管理和进展要求:采购招标活动要与学校的战略管理相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进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采购活动的集约化、法律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采购质优价廉的商品。同时可以避开重复采购、防止浪费,预防腐败现象,可以更好的实现学校的服务价值。 2高校采购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完备。根据高校采购招标管理机构设置的调研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采购招标管理办公室,独立办公,并配备了专业人员,能够实现集中采购管理。但是仍有部分高校未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实行分散管理,由需求部门自行组织,未进行扎口管理,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比如货物类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类由基建部门负责、其他项目由使用单位负责,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备,政策难以落实,导致采购方式不合适、采购缺乏计划性、重复采购、项目拆分规避招标、监督不到位等现象频繁发生。也存在部门权责不清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内部管理混乱,采购效率低下。2.2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采购风险大。采购招标是一项标准化的活动,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部分高校负责采购的机构和人员并非专业性人才,而是由几个相对有经验的人员负责,对采购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