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论文 一、现代老师师德与老师权威的内涵 (一)现代师德的内涵 1.中国传统师德与西方师德的主要内容。师德一般是指老师的职业道德,由教育自身所“内生”的。中国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具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传统师德主要包括:立志乐道,敢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西方崇尚个人本位、平等和自由权利,因此西方老师师德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天性的进展;二要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性;三要培育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中国传统师德还是西方的师德,都涉及到老师的修身、治学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等问题。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师德更注重老师“修身”、教学实践中注意身体力行;而西方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培育学生的内在的独立意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现代师德内涵:“以人为本”的新师德。2001 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现代师德的内涵应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的师德、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素养。(2)教学素养。(3)心理素养。 (二)现代老师权威的涵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尤以韦伯的观点为典型性,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传统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就是领导者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法理权威,是一切典章制度认可的权威。借鉴韦伯的观点我国老师存在着三种权威,即“传统”“人格感召”与“制度”三种权威。具体来说: (1)专业上的权威。(2)人格上的感召力量。这是构建成现代老师权威必备的条件。老师的人格在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老师必须是公正、诚实、谦逊、守信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3)制度上的权威。 (三)师德与老师权威的关系 现代老师权威和师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1)师德的具体内容是构成老师权威必备的条件。(2)重塑老师权威,有助于丰富老师师德的内涵。 二、当前高校青年老师师德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