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分析 摘要:在确定食品类人才培育目标为“培育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从支撑培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教育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育模式进行了探究与实践,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模式;高端技能型人才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进展迅速而不均衡,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1-2]。本文探究符合高校特色和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 1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确立 在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食品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育目标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育模式,坚持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并重,业务与素养并举的方针,培育适应地方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内容 2.1 加强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育模式为基础,职业岗位特点,进入企业与相关中职学校,探讨中高校教育衔接的问题。明确食品企业相关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与中高校教育培育目标关系,确定各自教学重点,构架出中高校教育立交桥,完成中职与高校课程体系对接,全面提升食品类专业人才培育质量。深化各类食品企事业单位,了解最新岗位需求,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完善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可持续进展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构建校企合作和社会评价系统,完成课程体系的实施和反馈。 2.2 建立技能竞赛对人才培育的长效促进制度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牵引车,是面对社会、面对企业、面对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它突出了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指引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育模式的平台上,把握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致力教学模式、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合理选拔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力争成绩突破,培育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