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论文 一、更新教学思想,回归钢琴本性 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是 4-6 岁,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都在 16-18 岁之间。不仅超过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多数学生缺乏钢琴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钢琴,他们的手指灵活性与柔韧度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存在畏难情绪,缺乏自信。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时,首先不急于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而应用通过学习和弹奏优秀钢琴作品,增进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培育他们的艺术感悟能力以及艺术修养与品味,为后续钢琴演奏技能掌握以及学习效率提高做好准备。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钢琴教学存在专业化和成人化趋势,选用传统教材,沿用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但钢琴演奏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而部分高职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薄弱,演奏技能不佳,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甚至还有可能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钢琴演奏训练效果提升。为弥补这种不足,应该发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导向作用,贯彻“原本性”原则,转变反复模拟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该首先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优秀钢琴作品,注重对作品的形式感悟和情感体验。[2]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本能反应,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为提高钢琴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二、完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高职学前教育是为整个社会培育优秀的学前教育任课老师,因此,教学中必须完善课程设置,实行有效方法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和弹奏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有效适应将来工作需要。此外,学前教育的职业需求决定了钢琴教学不仅是单一的技能教学,而应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储备,注重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专业特色,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事实上,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色,它融合了动作、演奏、欣赏、语言、歌唱、表演和创作等一系列内容,既要组织高职学生开展动作、听力和嗓音训练,还要提高学生的奥尔夫乐器演奏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足、耳、鼻、嘴、眼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去倾听、演奏和歌唱。[3]进而把握学习要点,掌握乐器演奏技能,培育学生的节奏感,有效开展钢琴演奏和动作训练,彰显钢琴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育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应用型人才 现代教育教学强调学生的参加和制造,鼓舞学生敢于质疑和大胆发言,激发课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