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电气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模式讨论 【摘要】针对当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并不完善,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进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包括构建以就业为基础的柔性课程体系、建立适合建筑电气专业人才需求的自主学习机制、建立导师直接负责培育机制、建立专业前沿技术进展定期研讨机制等,为职业院校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导向;培育模式;自主学习;研讨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中国社会进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进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当前职业教育进展的形势来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但符合广阔高职毕业生的强烈愿望,而且是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必要途径,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进展的必定选择和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建筑飞速进展,智能建筑更是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大。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和相关工业企业职能设置的调研发现,行业可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岗位有:建筑电气工程师(技术员)、水电施工工程师(技术员)、电气系统管理技术员、电气系统设计助理、楼宇自控工程技术员、安防工程技术员、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员、建筑电气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电梯安装与维护技术员、工程技术文控员及建筑电气产品销售技术员、质检员等。为培育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高级能型人才,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究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新模式。 一、构建以就业为基础的柔性课程体系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是建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进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其培育出来的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方向多,到底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只有一个参考标准———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改变传统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有利于培育相关行业企业需求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组织课程体系和内容。必修课由公共课体系和专业课体系组成,部分主干专业课实行课程综合化,并把计算机应用渗透到职业技能课教学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育。选修课由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限选课保证了对行业知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加强,任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