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的践行与综述 本文 教学结合专业,体现不同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数学专业教学,另一方面也不能成为专业教学的附属,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劳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目的也应该为此服务。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清楚高等数学如何应用到自身的工作中,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同时,应该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对其原理的来龙去脉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推导,关键在于应用。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如中值定理、极限的定义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理论证明,强调几何解释和直观的描述。如去掉了极限的 ε-δ 定义及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代之以几何描述。通过让学生公式、定理的应用达到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目的[3]。以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为例,高职高专数学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和宽泛性。如为了解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调查了北京市的所有公民。在讲解过程中,首先从北京市的公民中估量全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是一个典型的抽样,同时分别就总体、个体、样本进行说明。总体是全国人民,个体是公民,样本是北京市民,样本容量是北京市民人数。在此基础上,思考这个样本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宽泛性。通过说明,学生对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数学老师可以就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理解了抽样调查样本分析的各个概念,还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做出应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讲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将数学概念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一方面方便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举例而言,在讲导数的概念过程中,主要是强调对变化率的理解。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可介绍产品总产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产品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边际成本)等[4]。通过专业知识结合高等数学概念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高等数学的功能来看,是人们日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