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台区线损的理论计算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同时也是表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所以,线损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而随着农电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供电局如何有效的降低农村低压线损,为供电企业创造效益成为当前线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对农村配变台区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准确的掌握目前农村低压线损率的状况,对开展好今后的线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目前农网改造后农村低压线损率的整体水平以及线损的构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今后的线损管理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制订、下达目标计划到各个台区,并为线损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为降损工作提供管理的主攻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降损措施,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 理论线损计算应用介绍 1.1 选取计算软件 目前用于线损计算的软件有很多,但由于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负荷形状系数、三相不平衡、表计损耗等等,很多公司开发的计算软件并不完善,所以要开展好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计算,关键要选一套科学合理的软件。通过从“计算方法、界面操作性及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后,最终选定用郑州大方软件公司开发的线损计算软件进行试用。 1.2 计算所需资料 依据软件的计算要求,本次理论线损计算要提供如下资料:①低压线路结构图;②线路参数(相数、长度及型号);③用户个数、电量及表计类型(电子表或机械表);④月有功供电量、日有功供电量;⑤ K 系数(可手工输入或计算求得)、月用电时间、功率因数以及电压。 1.3 计算结果分析 对有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后,富阳供电局对 12 个农村配变台区进行了线损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的计算结果是默认 K 系数统一为 1.3 的情况下得出的,另外,功率因数默认为 0.85,月用电时间为 650 h。K 系数亦称为负荷形状系数,是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比值,K 系数与负荷率密切相关,负荷率越高,K 值越小,负荷率越低,K 值越大。由于本次理论线损计算所选择的台区缺少齐全的实测数据,考虑到相互间的对比分析,故各台区选取统一的 K 系数值,且假定为 1.3。功率因数也是根据经验取值,从富阳供电局负荷实测的一些记录显示,实测的绝大部分台区功率因数基本上在 0.80 至 0.85 之间,本次计算取值取 0.85。 月用电时间以每天 24 h 计,一个月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