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级管理方法探究 摘要:如何带好一个高职班级,仅完成学校布置任务,传达学校信息,让学生吃好、睡好,保持课堂纪律,积极踊跃参加各项活动远远不够。我们信任每个孩子都是优秀个体,激发高职生潜能,站在负责角度重新规划他们的人生轨迹是我们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从本科生和高职生大学不同学习和管理方式入手进行探究,寻找高职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学校;班级管理;探究 每个孩子考进大学,都经历18年寒窗苦。高职生受的苦不亚于本科生。高中时一样时间寒窗苦读,高职生因自身原因不能优秀完成学业,却要在时间赛道上陪优秀的人跑到最后,还不能放弃自己,这种心理煎熬只可意会不可言谈。作为高职辅导员,都想带好一个班级。然而高职生的能力一直被质疑?其实高中生从高考这个分水岭就有各自不同成就模式,本科生有机会、有能力继续学业,高职生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学习方法掌握专业技能,达到自己人生巅峰。本篇论文首先从高职和本科生在校期间不同学习和管理方式入手进行探究。 1学习指标对比 1.1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在之前以学习成败论英雄的18个岁月,本科生学习处上游。上游是一种愉悦感觉,反过来激励人更加努力获得更好成绩。高职生进入大学,没了任何压力,不愿主动改变学习方法、习惯,改变自己太难,23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先前学习经验导致高职生进入大学学习主动性更差。1.2学习动力源。本科生努力,因为大家正在努力,毕业生好多成为社会精英、生活优越,他们优秀有迹可循,他们曾在学校的努力留有证据:老师赞誉、优异成绩、挑灯夜读攻下的证书,成了他们走向精英通行证。这样路线很清楚,每个人都可模仿复制,即使没有破茧成蝶也能养成脚踏实地态度。反观高职生鲜有这样榜样可循,顶多哪位同学参加级别较高竞赛获奖,但这种成功几率小、难复制。他们看到最多光环是学生管理那些同学,他们的光环成了他们的榜样。1.3对课余活动的态度。本科生有自己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合理安排自己时间。他们参加自己感兴趣课外活动以提升自己。比如英语角,为锻炼自己口语而不是为期末总评加分。高职生对学习没有太多安排,课余时间空虚,高职学校应运而生各种课余活动,学生参加期末总评加分。高职在校两年,大把时间都用来休闲了。1.4班级管理方法。高职和本科生虽同龄,本科生因为有目标和计划自然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无需别人过多干涉,除非班级统一活动。高职院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