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行为习惯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指导和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针对高职学生在个人基础、培育目标、就业定位等方面的特点,对高职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有准确着力点。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着力点 一、养成教育内涵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进展,对于提高学生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何谓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育等多种手段指导和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而使学生的一言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规范和法律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对高职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是培育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有力手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实现人际沟通和公众交往的纽带和重要渠道,而且是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因此文明养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人格,塑造自我的一种完人教育。 二、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着力点 1、养成教育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养成教育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的心理进展规律,采纳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学生而言,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许多我们认为品德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要服务于职业素养教育。学校对高职生的培育多把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对其文明习惯等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较少。以致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高职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造成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不致如何得体的处理各项具体工作,给企业以冷漠被动的印象。难以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应具有的人格风貌和精神状态。 3、养成教育要抓住工学结合契机。工学结合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