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实施策略 [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摒弃过往以职业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知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通过问题讨论、主题活动、榜样示范和实践训练等体验式策略,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和职业道德行为的整体协调进展,是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育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侧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系统有效的实施。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职业道德低效的主要表现是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造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的死板单一是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知性道德教育,“即把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教育的过程强调概念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整个教育过程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学生缺乏对职业道德的内心体验,对学习的过程缺乏动力和热情。”这种以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灌输为特征的知性职业道德教育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和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却难以把职业道德知识内化成为职业生活中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从而影响和制约了高职生整体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并最终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为此,改革单一的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知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实施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训练为核心的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在理解何谓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之前,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体验”。根据百度百科对“体验”一词的详细解释,“体验”主要有三项基本含义:(1)亲身经历,实地领悟。(2)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3)查核,考察。据此,笔者认为,所谓“体验”就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从而促进个人认知、情感及行为素养的整体进展。而所谓的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