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寻求更好的实训教学模式。方法将学生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纳两种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成绩。结果基础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和妇产科护理技术在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实训成绩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纳“人文素养教育、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训技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任务驱动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育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除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外,护理技能实训对学生能否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护理技能实训教学大多采纳“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演示—练习—指导”程序开展教学,虽然对法律规范教学和临床护理操作起到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培育学生的沟通技能等[1]。由于护理专业的特别性,将来面对的是广阔患者,目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意识增强,学生在见习、实习时最好能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讨论选取了“人文素养教育、项目任务驱动”的实训教学模式,旨在讨论本方法的实训教学效果,为学生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学生为讨论对象,12 级护理 1~6 班,共 246 人,将学生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 20 人,各组学生学习成绩、年龄、性别搭配得当,在教材、课时、老师、授课计划、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都相同的前提下,对对比组和实验组学生分别采纳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1.2 实训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及培育方案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相关护理技能,如肌肉注射、静脉点滴、导尿术等常用基础技术及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老师将以上技能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编写成为情境模拟技能训练项目,如病人出入院护理、急危重症的抢救、正常分娩的阴道助产等。 1.3 实训方法 对比组和实验组学生根据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经过集中实训后使用同一考试标准进行考核. 1.4 具体实施过程 对比组实行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讲授,先由老师操作示范并详细讲解操作细节,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并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