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翻译型人才的培育手段论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翻译特色 [摘要]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渐趋一体化,外语学习已形成一种浪潮。翻译人才的需求将十分迫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一新形势下,作为培育学生翻译能力的专业课程,必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有用性。为了提高翻译的地位以及翻译学科的建设,对翻译教学的理念及实践应该有所突破与创新。 翻译教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众所周知,翻译教学仍然是各高校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翻译的重要性井未得到应有的认识。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译即翻译能力,“译”被列在最后。“翻译”似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的辅助地位,仅在高年级开设笔译课,课时量少,一周仅两节,且一般仅开设一年。 在多数院校,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老师讲解太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是评讲课,也基本上以老师为住,学生争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时间不多。传统的翻译教学中老师言必称“信、达、雅”,认为翻译教学只是教给学生翻译的知识和技巧,教会学生某一词语或某一句式的翻译,重点是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及语言结构差异。学生对翻译的理解似乎就是借助字典将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形式上的转换而已。老师在课堂里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反复讲评学生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容易使翻译课枯燥无味。 新形势下,如何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型人才?那就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切实重视用文翻译的联系,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培育适应市场需要的有用型翻译人才提出几点建议与想法。 高等职业院校翻译人才的培育必须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及师资队伍建设抓起,而且要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培育出社会期望的翻译人才。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详实可行 首先要确立培育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必须要以我国“科教兴国”的进展战略为指针;同时制定教学计划又必须符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确定教学计划时,从培育目标、培育要求、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制与学分要求、主要课程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 1.培育目标 英语翻译专业旨在培育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良好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能够在外事、旅游、法律、商务等领域从事口译和笔译的复合型高级专门翻译人才,较好地适应我国对外开放需要,为文化沟通与经济建设服务。 2.培育要求 翻译专业学生必须接受基础语言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