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采纳 YL 一 1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后心理护理,加强观察,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60 例住院期间死亡 5 例,放弃治疗 4例,生存病例随访 6 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 23 例;生活自理者 16 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 12 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医疗费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狠,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 50~60 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 2024 年 8 月开始应用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60 例,男 38 例,女 22 例,年龄 46~75 岁,平均 63 岁。60 例病人均有数年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 12例,冠心病 14 例。入院时血压 140~225/90~130mmHg,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 30min,最长 72h,其中嗜睡 31 例,中度昏迷 15例,深度昏迷 14 例。 1.2 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出血部位位于外囊 14 例,内囊 23 例,脑室内出血 13 例,脑叶出血 10 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60 例病人血肿量约为 30~75ml,平均出血量 53ml。 1.3 手术方法采纳 YL 一 1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将头颅CT 测量定位点作为靶点,摆好患者体位,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的功能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适当长度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钻透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后,去掉电钻,侧管连接引流管,拔掉盖帽,插入钝圆头塑料针芯,然后进行血肿穿刺,用 20ml 注射器,将液态部分血液抽出,一般首次抽吸 50%,然后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态血肿,如遇有新奇出血可用肾上腺素 1mg+生理盐水 100ml 反复冲洗,待侧管排出液体澄清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剂配制为生理盐水 50ml+尿激酶 25 万U+肝素 12500U,破入脑室者液化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