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番号*******起草部门工场管理部决裁番号******要领名称高温防暑及突发伤害、疾病管理要领制定时间******页码0-1修订时间*******修订番号21、目的(1)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明确高温作业的应对措施;(2)规范突发性的人员伤害和疾病的初期的处置程序;(3)规范常备药品(含急救箱配备的医疗备件)的使用和管理;(4)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提高劳动生产率。2、适用范围(1)接触高温环境的岗位(夏季巡检与前后工程处理区)的人员以及每年6月至10月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人员,包括本公司正式员工,外协员工,及其他外协临时工。(2)发生在本公司工作时间内的突发性受伤事故和突发疾病的处置。(3)常务药品的发放范围:対象补充本公司员工总部派遣人员、劳动合同签订方(含试用期的人员)派遣公司的派遣人员保安消防员、临时翻译、劳务派遣人员本公司的出差、支援者在领用常备药品时需接待部门同行其它外来人员仅限于接待部门提出申请并得到财务行政部长批准的情况或急诊外伤时急救使用。3、定义(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按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A、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指数限值增加1℃~2℃,见表4-35。B、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4-35中规定的WBGT指数相应增加1℃。表4-35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单位:℃)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IIIIIIIV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GBZ2.2-2007”标准第14章执行,实际工作中可参考附录B。(2)高温作业场所:在本公司公司范围内的高温作业场所,包括*****工程区域及夏季6-10月室外作业场所。(3)高温作业禁忌: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4、高温防暑管理(1)防暑用品种类及供应量:公司为接触高温环境的岗位,及每年的6月至10月室外作业人员提供防暑用品,包括防暑饮品和防暑医护用品。A、防暑饮品: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季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含盐饮料,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水温以10℃左右为佳。配制补盐液的食盐,葡萄糖粉,温开水配比方法以1000mL水为例,则食盐约3克,葡萄糖粉约6克。)B、防暑医护用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人丹等。*****要领要领番号*******起草部门工场管理部决裁番号*****要领名称高温防暑及突发伤害、疾病管理要领制定时间******页码1/4修订时间*******修订番号2C、可根据气温、辐射强度大小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分别供应。轻体力劳动一般每日每人供应量不宜少于2~3升,中等或重体力劳动不宜少于3~5升;但应防止暴饮。(2)防暑用品管理职责A、各部门管理监督职必须确保防暑降温措施的执行到位:在防暑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过程中,必须加强卫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污染,保证饮料的清洁卫生。B、总务课医务室每周进行一次防暑降温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3)防暑保健用品的购买与领用A、总务课每月统计防暑用品的缺失情况,按公司有关采购程序及时申购,并确保有必要量的库存。B、各接触高温环境的部门每月一次向人事总务课领取;日常缺少时应及时申领。(4)职业体检:对从事高温作业的本公司正式员工每年在入暑前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其他外协工人由受入部门负责掌握其健康状况及确认是否存在高温作业禁忌,并禁止将有高温作业禁忌的人员安排从事高温环境下的作业。(5)中暑急救措施:发现身边有中暑人员时,首先应迅速将中暑人员其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并及时联络医务室进行初期处置。若无法联络到医务室人员时,除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置后,还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初期救治:A、物理降温:用冷水或稀释至30%的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