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XX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

20XX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_第1页
1/5
20XX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_第2页
2/5
20XX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_第3页
3/5
20XX 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 遗产保护技术的探讨是保护遗产的重要保障,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 20XX 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6 月 7 日—8 日,“面对空间再生的保护技术——20XX 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 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既有建筑维护与历史建筑保护国际科技联合会(WTA)、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讨论中心(上海)联合主办,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建成遗产》英文)两刊编辑部、香港大学、湖州市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协办。 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秘书长曾浙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John GRUNEWALD 教授,本次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光亚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海内外的80 余位嘉宾围绕当代保护修复技术、建筑史与传统工艺、保护修复案例等议题参加了研讨,14 位专家学者就建成遗产保护技术领域的核心、前沿问题做了主旨发言。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保护技术成果展,同济大学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讨论中心(苏州)、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参加了展览。我校建筑系主任蔡永洁、副系主任张鹏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吴葱教授代表天津大学向同济大学赠送了遗产丛书。 在大会闭幕式上,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戴仕炳教授回顾了该会议的进展历程并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WTA 主席、斯图加特大学 Harald GARRECHT 教授表达了对保护技术进展前沿和应用前景的持续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紧扣大会主题,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使之延续和再生,这也是保护技术这一遗产核心议题的最重要的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XX建成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