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_第1页
1/4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_第2页
2/4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_第3页
3/4
《36 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老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老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讨论,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老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老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老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一文指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让学生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应该有的“漂亮”的错误。值得我们老师深思,现在有多少公开课是追求完美无瑕,如同一个个模具,丝毫不会有错,也不给学生机会犯错,这样的课堂有何意义,师生折腾又折腾,上给谁看呢?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