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_第1页
1/6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_第2页
2/6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_第3页
3/6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以某桥梁基础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基坑支护方案在上软下硬结构中的运用,对上部土层吊脚桩与下部岩石边坡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得知,该设计方案满足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施工要求,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1 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1.1 基坑深度越来越大现阶段,基坑工程对于增加我国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促进城市的管理与经济进展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部分基坑的深度已经达到了数十米。根据目前地下工程的进展趋势,以后的工程中基坑的深度还会越来越大。1.2 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当前,施工建设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基坑支护工程,其施工条件尤其复杂。基坑挖掘常常会对周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开展道路基坑支护作业时,管道的铺设也是一个难题。一些年代久远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管道铺设的影响。此外,开展基坑支护作业会对作业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当支护工作没有很好地完成或者是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使得支护工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时,会直接损害道路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容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人员的伤亡、工期的延误、发生工程纠纷、增加施工成本等,会给施工单位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沉重压力。因此,为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上软下硬结构的基坑支护设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2 工程概况某桥梁明挖扩大基础,处于深基坑中,基坑范围以内上覆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层、粉质黏土层,局部含碎石土层,下伏基岩为中风化石灰岩层,局部含中风化破裂层。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详见表1。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裂隙岩溶水,在基坑钻探深度范围以内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无稳定地下水位,主要为雨水下渗补给,并且上层滞水因受分布位置及构造、地形、埋藏条件、季节等的影响较大,岩溶水位埋深一般大于 100m,年变化幅度为 4~10m。3 基坑支护方案基坑施工范围以内地层条件比较简单,各层岩土分布不均,中风化岩面南高北低,变化较大,位于地下 10~16.8m,为上软下硬二元地层。经分析,该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下,因此无需考虑基坑内止水措施,支护形式可采纳钻孔桩。钻孔桩成孔难度大,施工周期长,通过参考国内类似的工程实例,综合分析工期、经济等因素,最终确定该基坑以中风化石灰岩岩面作为支护形式,即可考虑采纳“吊脚桩+锚索+岩层放坡喷锚”体系进行计算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软下硬结构基坑支护设计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