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大阶段,临床医学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科学讨论、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高校合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医学实验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施综合管理,获得良好效果。 1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 2 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开了实验室闲置。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