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调研报告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 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 400 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 1341 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 1104 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养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 45 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 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 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仔细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化基层开展调查讨论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实行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化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动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养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