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一、“专业技能测试”突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 特色与其他管理专业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有自己的人才培育特点形成专业优势。以“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育以根本,我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中专门设置了“专业技能测试”环节,且为学生必修。目前,属省内高校首创。作为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自身优势出发,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培育,“面对龙江、服务垦区和农村”,多年来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二、“专业技能测试”解决了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且不同学校会根据本校的相关专业的优势定位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大都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课堂上都是纯粹的理论讲授,缺乏较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理想。“专业技能测试”会把生疏的理论在具体环境让学生去体验。这又不同于很多老师所采纳的案例教学方法,它通过师生在具体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一定具体的专业技能,能够实现所学即所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专业技能测试”满足了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需求 本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多次专业和课程实习。以往实习单位在接收实习学生时多有为难情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根本无法很快适应实习单位的工作需要,反而给实习单位带来一定的麻烦。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环节,该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在设计具体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时,相关专业课老师会到实习单位了解具体实习需要,并把这些要求内化于本学期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中,做到有的放矢,满足了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需求,实现了“多赢”目标。 四、“专业技能测试”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来就一个新兴专业,其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相对其他专业较低。据资料显示,在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时,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不多;而很多高校也往往通过学生服从志愿或调剂志愿录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主要是因为考生对专业不了解,即便已经在该专业学习的学生也仍然如此。我校在全学程中的六个学期都设计了不同的“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使学生对专业认识逐渐明晰,进而对所学专业产生了较好的专业认同感。同时,通过学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辐射效应”,目前我校该专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