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按语】中华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接受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现予以登载。本诊疗方案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特征、临床分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恢复期患者的追踪和处理、儿童 SARS 的特点及诊疗注意事项、预防与控制和主要参考文献。本诊疗方案的通讯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总编辑、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教授。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3 年 9 月 30 日序自 2002 年 11 月广东地区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继之国内出现疫情以来,我国和世界各国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在 SARS 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卫生部曾于 2003 年 4 月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荐治疗方案》该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当时在指导我国各地防治 SARS 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总结近一时期我国在 SARS 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也为今冬明春 SARS 疫情可能重现做充分的准备,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华医学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原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撰写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本方案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放在 SARS 的诊断和治疗。本方案有以下特点。1 尽可能根据循证医学研究及回顾性研究的对比资料撰写,使方案的科学性更强。2 有关 SARS 疑似诊断、临床诊断及确定诊断的标准力争严谨,避免过多的误诊。3 着重反映近一时期 SARS 研究的新进展,其中在诊疗方面,特别是治疗方面,尽可能汇集专家的共识,而对临床疗效尚未肯定的防治手段不予推荐。4 重视患者疾病的全过程,包括出院后的随诊,尤其是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及其防治。SARS 对于人类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目前对其传染源、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针对性药物治疗及预防(特别是疫苗研制)还远未阐明,因而本方案的内容不可避免存有缺陷甚至错误。我们希望通过全国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本方案提出修改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从而对我国 SARS 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