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可我们都在慢慢变老 六一来了,我们小的时候最喜爱的应该也有六一吧,但是现在的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也在增长。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吧,希望大家会有所感悟。 1 有人在过六一,有人在慢慢变老。 地铁上给背着书包的小朋友让个座,一旁的妈妈含着笑扯了扯孩子衣袖:“快谢谢阿姨!”我笑容僵住了。 公司新来了个 95 后的妹子,开口问我多大了,我说我 94 的,她大声嚷着“姐姐好”,我惊在了座位上。 和刚认识的学妹聊天,她发来的信息全是各种看不懂的表情符号以及数字、字母缩写,我一连回复了几个“啥意思”,她不作声了,许久发来一句:你真的是地球人吗?天知道我心里装了多少个问号。 我真的老了吗? 越来越不懂 00 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不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女生喜爱光有颜值没有内涵的“小奶狗”,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记得《目送》里龙应台写她的母亲置身于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那种无所适从、惶惶然的神情,那是一种对周遭陌生世界的恐惧,那种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 是啊,总有人在经历十八岁,但他们终将老去。 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小时候不懂事,母亲不识字,每次从施工场地上干完活儿回来拿着本子走到我身边要我帮她记工的时候,我总是一脸的嫌弃和不耐烦。 现在想想,身为女儿的我太不应该了,母亲低声下气地只是想让我帮忙写几个字罢了,可我却……母亲当时是怎样地难过和无助啊! 2 后来,我无意中翻到母亲当年的记帐本,当我看见上面满满当当都是母亲歪歪斜斜的字时,我心中满是后悔。 为什么当初的我这么不近人情、面目可憎?为什么我要损害那么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一生只为这个家操劳的母亲? 假如我不是生在这个家而是生在另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家庭中,我又怎么能够接触到良好的教育还有机会念大学呢? 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这个社会,总是这样急躁,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热点、刷流量,乐此不疲地盯着手机,微博热搜时时更新,一夜之间可以冒出许多新的话题,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被别人、被时代落在后面。 技术更新很快,但人走路越来越慢,总有些人在时代潮流后面远远地挪着步子,比如我的父母。 时代把所有的聚光灯都对准了新生代群体,从之前的 90 后,到现在的 95 后、00后,父辈甚至更老一辈的人默默地在隔离在光圈外过自己的生活。 任何人都会逐渐老去,每个人都会褪去光环,回归本真,你我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