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疗院护理进展的困难及对策 疗养康复护理学是疗养学、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护中有治、治中有防,将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与护理融为一体,其职能作用是其他医学专门学科无法代替的[1]。同时,护理科学讨论作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护理学科的进展起着推动作用[2]。要促进疗养康复护理学科的进展,提升疗养康复护理品质,必须就疗养康复医疗机构的各种护理专科技术、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但是,目前在疗养院系统的医、药、技、护各专业中,护理专业的论文和成果均明显处于落后状态,以我院为例,近五年内,刊出的护理论文数量仅占全院总量的 15%以下,而刊于核心期刊的论文数只占发表总数的 20%,护理成果更是空白,其它疗养院也存在着类似状况,疗养护理科研与其他专业的悬殊可见一斑,应当引起疗养院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 当前疗养院护理科研进展的难点分析 科研意识缺乏,科研目标模糊相比于综合医院,疗养院存在许多不利于开展科研的客观因素。同时,主观上部分护理人员对从事科研缺乏信心和热情,将科研工作视为“软指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日常任务的“硬指标”上,思想不够重视。再加上当前疗养护理学科的科研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讨论内容与进展方向;疗养康复技术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知识结构有短板;大部分疗养院护士从业后未接受过疗养康复知识的系统培训,这些都是造成疗养院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 科研力量薄弱,科研素养偏低 缺乏健全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从护士长到护理部主任乃至疗养院领导的支持对疗养康复护理讨论的开展及护理讨论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关键性意义。目前,多数疗养院没有专职的护理科研管理人员,护理科研难以有序开展。 护理管理者缺乏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者的科研能力决定着一个群体护理讨论的水平[3]。长期以来疗养院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工作认识不足,科研管理意识不清,科研管理知识贫乏,对科研工作缺乏常常性检查、指导,尤其是缺乏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能力,致使科研管理工作表浅化、行政化,无法完成多学科协作和日益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 人才使用不当,缺乏护理学科带头人缺乏对高职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育,护理人员沿袭论资排辈,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单调、重复的工作限制了护理人员发挥创意的空间,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学历高的护士认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