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党建工作考察 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党建工作考察报告 区委组织部余宏杰 上海市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区,交通便捷,信息资源丰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环境舒适,生活便利,居民素养较高。辖区经济以商业商务业为主,区域内高楼林立。全区面积 7.6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3 万;全区下辖 5个街道,设 130 个居民委员会,3264 个居民小组。笔者最近深化考察了静安区社区党建工作,现将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汇报如下。 一、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党建的基本情况 1993 年,上海市委根据上海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变化,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开展了以了解人、关怀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10 年来,静安区各级党组织根据市委的要求,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增强党自身凝聚力和增强党在全社会凝聚力两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和“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趋势,通过开展机关党支部与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级党组织共同参加、团结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适应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迅速进展的新形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穿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通过社区学校、社区工会、社区“谈心室”、“舒心工程”等形式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开辟了党建工作新途径;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对党员带来的新变化,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静安党建”网站等载体,形成了主题突出、立体交叉、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党员教育新格局。 二、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党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大量群众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就业,“单位人”进一步向“社会人”转变,党的工作网络及组织建设如何向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各个领域延伸和覆盖,成为摆在全党各级组织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上海各级党组织勇于探究,迎难而上,努力加强社区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