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层螺旋 CT 引导经皮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1 材料和方法1.2 术前准备穿刺前,患者皆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 3 项及血小板计数检查,部分病例检查了肺功能。部分病例穿刺前做了常规 CT 增强扫描,可以排除血管病或血管畸形,已经观察肿块与血管间关系,可以避开误穿血管。并应结合 CT 强化扫描图像避开肿块坏死区,以提高病理诊断率。如在各项检查中提示有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重度心电图改变皆为 TNB 的禁忌征。1.3 自制 CT 穿刺角度器及定位器为便于对病灶定层定点,参考(据)文献[1]自制了 CT 穿刺角度器。自制了 CT 穿刺定位器,具体方法如下:以 10mm 宽的胶布为基底,在基底上每隔 10mm 做一条竖线,以直径 3mm,内有直径 1mm 的铜芯的电线作为标线,每两个铜芯作为一个标线,两个铜芯之间为基底竖线,电线每节长 12mm,在基底上两头各超出 1mm。使用时,定位器会在 CT 上清楚地显示出标线,能够很容易的标出穿刺点。1.4 检查方法采纳西门子 64 层螺旋 CT 扫描机somatomsensationsensation64VB20B,层厚 10mm,准直 0.6mm,病变部位重建 2mm 高分辨图片进行观察,然后在 CT 光标指示下,于目标部位粘贴自制 CT 穿刺体表定位器后,于目标部位重建 2mm 高分辨图片进行观察,确定病变直径最大、离胸壁最近的、无肋骨等骨骼及重要血管、组织器官阻挡的部位作为进针层面,并在 CT 光标及自制 CT 穿刺体表定位器帮助下确定进针点,在 CT 上测量进针角度和进针的最小深度及最大允许深度。穿刺时,在自制体表定位器和自制 CT 穿刺角度器的帮助下,根据病变部位,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尽量使肋间隙增宽,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依次局麻胸壁软组织至胸膜,然后将局麻针头退至肋间软组织内,稍停片刻退出体外,以活检针进针至皮下,令患者屏住呼吸进行穿刺。当进针至预定深度时,行自动切割取材。取材后,令患者屏住呼吸快速退针。穿刺针切割槽内可见一如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在滤纸上用 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操作后患者稍休息,穿刺后 10min 后再行 CT 扫描,了解有无气胸、液胸、血胸发生,如有必要应及时处理,常规吸氧。术后 24 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在术后 24 小时再做胸部摄片检查。2 结果本组 18 例中经本法穿刺活检作出明确诊断者 17 例,组织学诊断率为94.4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