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之引经据典跟着课文学写作系列第一章:课文示范第二章:技法总结第三章:写作练习目录课文示范第 壹 章《春》《邓稼先》《敬业与乐业》示范①《春》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酝酿。 (出自宋 · 志南《绝句》)点评 “ 吹面不寒杨柳风”原诗句写出了风雨的温度。虽然有风有雨,但是并不是凉意沁人,而是带有一种温暖的味道。对风的姿态也没有直写,而是借用杨柳枝的轻轻摇摆,展现出春风的婀娜多姿。 朱自清借此描写春风,恰到好处。诗句意境与作者温柔敦厚的行文风貌巧妙地融为一体。示范②《邓稼先》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不但从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突出了他为国家强盛不辞劳苦的品质,而且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喻为一场艰苦的战役 , 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执着、坚定。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 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下,赞扬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改变中国命运的人物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示范③《敬业与乐业》 本篇演讲稿论据充分,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②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