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技术视角下区域史讨论新取径[关键词]数字人文;区域史;宋代;家族;墓志〔一〕“数字人文”运用于历史讨论的概况〔二〕“数字人文”与宋代区域史讨论新型“数字人文”数据库的价值远不止于以上所述,文本挖掘与历史讨论、数字分析与社交网络、地理信息与人文空间等都是将数据方法运用于历史讨论的视角之一。更多的讨论视角,也仍有待于学者的发现。区域史讨论学者鲁西奇就指出:“历史讨论者讨论一个地域〔或区域、地方〕的历史……长处是对历史过程的总体认识,短处那么是往往落实不到具体地理空间范围内……”,他提出:区域史讨论应“以人为本、落实到地、由古溯今”。将“数字人文”技术与历史人物群体传记学相结合,作为区域史讨论的突破口,恰与鲁西奇有关区域史讨论理论相互契合。学者周扬波也曾指出,应重视以家族史讨论为视角,利用“CBDB”梳理史料的高效优势,对宋代区域家族群体进行讨论,继而再延伸至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等讨论领域,这是一条区域历史讨论的可行路径。例如,已有讨论者就依此讨论思路,运用“CBDB”,结合群体传记学的讨论方法,对宋代秀州地区的望族群体进行了梳理,在此根底上发现了“秀州地区存在着两个‘地域中心’,华亭县因突出的地域个性以及在秀州地区特别的地位,使得其在进入元朝以后得以迅速成为一个单独建置的行政区域〔松江府〕”,从家族史角度对地域个性进行解读,并就所发现的华亭县行政区划发生变迁的内在原因作出解释。“数字人文”技术给宋代区域史、家族史以及历史人物讨论带来很大的方便。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讨论背景下,结合运用已较成熟的“CBDB”数据库,试以宋代处州家族群体梳理为切入点,探究处州家族及区域特点,为“数字人文”技术运用于历史讨论尤其是宋代区域史讨论提供一个新的案例。二、宋代处州家族的历史踪影〔一〕讨论区域界定处州作为一个历史地名其建置几经变迁。《隋书》载“隋开皇九年置处州。”当时处州辖“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至唐大历十四年〔779〕,州名改为括州,治所在丽水县,“领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六县。”至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处州人吏部侍郎胡纮亲撰奏章,他指出“处统县有六,龙泉距处之远,而乡之松源距龙泉綦远”,遂向宋庭请命置县。宋寧宗准其奏,并以年号赐“庆元”为县名,遂有“庆元县”。至此,宋代处州辖县、辖界最终确定。本文讨论的宋代处州地区,即以此七县为区域范围。〔二〕讨论群体界定除了凭借“CB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