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第一次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2. 农业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3. 农业政策目标:是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1)农业政策在国家的所有各种政策中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 农业生产具有特殊性。(2)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3)农业政策体系要有完备性。(4)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对农业具有支持性、保护性和优先性。(5)农业政策执行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政策本身有较大的调整性。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1)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2)合理的土地政策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工具。(3)农业政策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4)农业政策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工具。(5)农业政策制定并保证农业组织的发展。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1)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①农业政策要解决的问题,即纳入农业政策考虑的是已经产生广)泛影响、明显妨碍农业运行和农村和谐或农民生活、可以通过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②对问题的认定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出发点,不隐瞒不夸大,并且为多数阶层特别是直接影响的阶层的一致或相近的认可。③ 政策问题认定过程可以归纳为问题觉察、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三个阶段。(2)确定农业政策目标。①农业政策目标是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②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阶段最关键环节。③ 农业政策目标的确定必须遵循“可望又可及”的原则。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农业政策调整的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一类是农业经济管理关系;一类是农业经济协作关系。农业法规的调整范围既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又包括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活动。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1)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农业立法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3)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5)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