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 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与他人互帮互助的经验,长此以往形成了幼儿较为自我的性格特征,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法与同伴进行合作或是分享成果。而本故事的学习,能够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相处重要性的同时,积累社会性交往的经验。这正是一本体现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绘本,故事中通过小动物们互相帮助,同心协力地吃到月亮的,尝到月亮味道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故事的内容十分有趣且富含深刻地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在仔细倾听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记住主要角色; 2.“”“”通过课件和图片的演示,掌握动词 伸 、 挤 的含义,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力量,体验分享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关的课件、图片; 2.幼儿共同合作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故事。 1.师:今日有几只小动物老师到我们班做客了,看看都有谁呀?(出示动物图片)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今日小动物们呀,要一起做一件事情,你们猜猜它们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2.师:它们到底会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老师讲述故事) 二、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掌握故事内容,并出示相关图片。 师:故事叫什么名字呀?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今日一起做了一件什么事?那它们尝到月亮了吗?它们在尝月亮地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什么困难呢?小动物们是怎么解决的?它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三、老师播放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能够梳理出小动物先后出场的顺序,并且能够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1.师:你们听到了吗?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呀?第一个想尝一尝月亮味道的是谁?(边说边摆放动物的图片)它是怎么做的?伸长了脖子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学习伸的动作,并进行模仿)那小海龟成功了吗?那怎么办?请来了谁帮忙?它是怎么说的? 师: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他们成功了吗?大象又请来了谁?(长颈鹿)它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它们有没有成功呀?那它们放弃了吗?接下来又请谁来帮忙了?(以此类推,逐步梳理每个动物的出场顺序,并学习简单的对话) 2.师:老鼠最后有没有成功呀?它尝到月亮的味道了吗?那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