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关键词:材料工程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探讨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自 1996 年建设以来,为建材及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养工程技术人才,特别在传统建材如玻璃、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等行业深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校为适应社会人才进展的需要,近年来实行了专业学位硕士、卓越工程师计划、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众多举措来培育工程技术人才。与此相适应,材料类工程技术人才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具有突出的工程开发、讨论及应用实践能力。《材料工程基础》是教育部 21 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讨论”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在教学及科研中的实践体会,从课程现状、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现状由于材料的综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使得材料工程基础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很难对其进行界定。目前全国各高校的材料工程专业均开设了《材料工程基础》或类似课程。然而同样是《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全国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及培育目标在教材选用授课内容等方面却迥然不同。对教材而言,《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或相似名称课程的教材较多而且不同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授课内容而言,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特点。四川大学偏向于讲授金属材料的物理冶金,阐明金属和合金材料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加工过程及性能之间的基本规律;浙江大学虽没有开设《材料工程基础》,但开设了《材料工艺基础》,讲授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制备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材料的快速进展,在基本理论、工程讨论方法、工程测试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企业技术的进展,呈现相对滞后的现象。当今工业生产的过程大部分通过商业软件进行设计,并进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因此《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还应介绍工业最新的技术和先进设备,同时应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应用软件和基本方法。二、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针对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育计划,《材料工程基础》课程选用武汉理工大学孙晋涛教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