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水浒传》 2、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进展历程 3、赏析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4、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能力目标 :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并初步形成表现能力 3、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德育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抵抗的思想性格的进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抵抗道路的必定性。 2、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经典价值 二、【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官逼民反”现实。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认识林冲性格质变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办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水浒传》 2、交代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3、归纳课文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广阔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李逵下山”、等等。 以上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都出自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那么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二、介绍作者及《水浒传》 1、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坚韧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进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进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作罗续。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 岁中秀才,29 岁中举人,35 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着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