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果为助今解早在 2000 年多前,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明确指出,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中益气。”五果者,古时指桃、李、杏、梨、枣,实际上是水果的总称。我国膳食以谷类为主食,蔬菜为副。主副食缺乏由水果补之,所以称为五果为助。这种古老的理念、在科学兴旺的今日仍不失为理想的、科学的饮食结构。果品,在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调节体内代谢,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水果的成分与成效水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其中糖、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果胶尤为突出。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极为丰富,尤以维生素 C 的含量更是得天独厚,比其他食品高出许多倍。在鲜枣中每百克含维生素 C 高达 540 毫克,居鲜果之首。山楂占第二位,每百克多达 80 毫克。果苑新星猕猴桃的含量也很高,高达 300~420 毫克。此外,柑橘、沙田柚、柿子、草莓等维生素 C的含量都很丰富。维生素 C 也叫抗坏血酸,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它参加人体糖的代谢及氧化复原过程,能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具有凝血作用。维生素 C 还可以治疗多种出血症,促使血脂下降,增强人体免疫力。近年来发现维生素 C 还可以阻止致癌物质对人体细胞的侵害,构成人体的防癌防线。果品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 B 族维生素。这些物质对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参加人体代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矿物质是人体生理中所必需的另一种要素,它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和生长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枣和山楂含钙最多,钙与人体骨骼、神经、肌肉都密切相关,对儿童和孕妇尤为重要。钙的缺乏可引起骨骼发育不全,或造成佝偻病与皮肤病,血钙低时还会引起手足抽搐等病理现象。在各种果脯中铁的含量最多,以杏干、葡萄干、柿饼最为丰富,鲜枣、沙果中含铁也很多。水果中所含果酸,在其他食品中是没有的。果酸不仅能够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有些果酸还可阻止糖转化成脂肪,对于减肥和健美具有一定意义。水果中的果胶,可以帮助机体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丽果也是良药“医食同源”、“药食同用”是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之一。几乎所有的果品都具有医疗保健价值,而且在中药学里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周代,在医学分工中就出现了“食医”,相当现代医学中的营养医师。战国时,《吕氏春秋》中有《本味篇》,姜、桂之类的调味品已用为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