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人文印象(一)第一章历史从这里走来乐都名片人口:28.9 万〔2024 年数〕。辖 7 镇 12 乡〔其中 3 个民族乡〕,354个行政村,7 个居委会,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蒙古族、回族等。面积:3050 平方千米。区位: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中下游,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 60公里,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180 公里。东南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相邻,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接壤,西北与互助土族自治县毗邻,南连化隆回族自治县,西接平安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02 毅 09 忆—102毅 47 忆,北纬 36 毅 16 忆—36 毅 46 忆之间,东西长 64 千米,南北宽 76千米,夹于拉脊山脉与达坂山脉之间。交通:兰青铁路、兰新高速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09 国道东西横贯全境,南山大通道、北山大通道连通南北两山,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距青海最大的航空港———曹家堡机场 40 千米。气候:乐都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夏季受印度洋季风和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形成四季不清楚的大陆性气候。2024 年日照总时数2333.4 小时,日照率为 53%;2024 年平均气温 8.5 益,最热月为 7 月,最冷月为元月。地貌:县境属强烈上升的祁连山地,夹于拉脊、达坂两山之间,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北部的松花顶、娘娘山、克生岭为达坂山脉,南部的阿夷山、马阴山、花抱山、尕长峡山为拉脊山脉,两山走向由西向东。南山、北山均向湟水河谷倾斜,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形。雪线高度约在海拔 3700 米左右,雪线以下至浅山地区,地势为坡形,海拔高度在 2000-3000 米之间。高原山地属地势第二级。湟水纵贯县境东西,西起大峡,东至老鸦峡,形成湟水河谷地带,海拔 1850 米以上,属地势第三级。简史:4000 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乐都属羌戎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乐都地区归入汉朝幅员。汉宣帝神爵二年〔前 60 年〕设破羌县,属金城郡。南北朝时南凉主立国,定都乐都。北魏孝昌二年〔公元 526 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治今乐都〕。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 677 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开元二年〔公元 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 12 州,使乐都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元时,乐都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