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_第1页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_第2页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_第3页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袁毅平: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杂志主编。长期以来,他一直关注中国摄影理论的建设与讨论,筹备主持了历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本届理论研讨会上,他以《关于 20 年来摄影理论建设的概况》为题,做了专题发言。他全面剖析了中国摄影理论建设与开展的诸个阶段,对于摄影者了解中国摄影历史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本刊选择了其中的几个章节,希望“灰色”的理论能够伴随着绿色的创作,共同走向丰富。近 20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20 年,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恢复工作的 20年,也是召开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以来的 20 年,更是我们的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 20 年。一定的理论总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摄影理论当然也是如此。20 年来的摄影理论,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国策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这一阶段的摄影实践中总结和升华而来的。离开实践的理论难免是空洞的理论,然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难免是盲目的实践。我们的摄影理论和理论建设,正是在理论与实践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中逐步开展的。20 余年来,在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摄影理论建设有了长足的开展。1980 年秋,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建了摄影理论讨论部,随后又成立摄影理论评论委员会,接着全国各省市摄协以及其它一些摄影团体,也相继设立主管摄影理论建设的机构或专人,开展理论建设工作,学术讨论的空气重又活泼起来。20 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共召开了六届(包括本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或研讨会)。第一届于 1980 年在北京召开,以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为指导思想,一方面继续批判极“左”文艺路线,进行拨乱反正,同时集中探讨了四个问题:1、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异同——个性和共性;2、什么是摄影艺术的特性当时提出了诸如纪实性、瞬间性、真实性、形象性、可视直观性、典型性等等概念,最后一致认为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根本特性,不管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必须以纪实性为根底;3、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认识、审美三种功能应全面发挥;4、还讨论了抓拍与摆拍、摄影分类等问题。这是中国摄影史上首届摄影理论年会,因而得到中国文联领导的重视,陈荒煤和李庚同志都到会讲话。这给与会者莫大的鼓舞,激发了大家研讨摄影理论的热情,对以后的摄影理论研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办公文档专营+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办公文档,欢迎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