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每天读背思第一周星期一 :【基础巩固】温馨提示: 心理学实验表明,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效果好。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一、音、形、义1、易错读音 谙(ān)习 哺(bǔ)育 抚(fǔ)摩 炫(xuàn)耀 炽(chì)热 辐辏(còu) 谩(màn)骂 朔(shuò)风 桎梏(gù) 提供(gōng) 教诲(huì) 后裔(yì)神甫(fǔ) 嗔(chēn)怪 勒(lè)索 单薄(bó) 憎(zēng)恨 箴(zhēn)言 2、易错字形 (有错就改)仗义直言 抑扬顿挫 切磋技艺 黔驴计穷 乌烟瘴气 受益匪浅 加官进爵 流连忘返 独当一面 过目成诵 死不冥目 张惶失措 食不果腹 随声附合 到处传诵 提纲挈领 朗朗乾坤 金榜提名 3、词义 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二、名句、名篇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史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美文欣赏】 品味真情感 悟 世 间 种 种“情”情感如海,深邃而博大;情感如丝,缠绵而细长;情感如酒,香醇而甘甜。——题记乡 情 海 李白有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亦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曾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古今游子何其多,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又怎是一个“愁”字了得?当只身漂泊在异域时,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他们的心。陶渊明以他的切身体会发出“羁鸟恋旧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