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气口脉法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摘要: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推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比照来定病位,即先定病性,再定病位,这样为临床诊病提供了简捷、有用,又易于掌握的一个技巧。同时将人迎气口脉法应用于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后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关键词:人迎气口脉法;脉法应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在《素问》、《灵枢》中多篇均有记载。以《灵枢》中《禁服》、《始终》、《经脉》三篇记载最详细。古人著述言简意赅,大量的论述足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由于诊脉位置的不统一,使历代医家对于该诊脉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源自《内经》,另一种源自《脉经》。1.1.《内经》中的人迎气口脉法《内经》中已经明确给出人迎、气口脉的候诊部位。人迎脉在颈动脉搏动处,气口脉的位置在挠骨茎突内侧的挠动脉搏动处。《灵枢·寒热病》[1]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灵枢·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结于后,行寸口外侧。”《灵枢·经脉》曰“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鱼际”。《灵枢·本输》日:“肺出于少商,……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也,动而不居。”1.2.《脉经》中的人迎气口脉法《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3]篇中:“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篇中:“心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心虚,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理解为左手寸口脉关前一分为“人迎脉”的部位,右手寸口脉关前一分为“气口脉”的部位。1.3.导师总结的人迎气口脉法《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不难看出人迎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