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学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学_第1页
1/11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学_第2页
2/11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学_第3页
3/11
以生命讨论生命科学生物物理学是 20 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科学,系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讨论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104 岁的贝时璋院士,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著名生物物理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03 年 10 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镇海,1921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预科。早年留学德国,土滨根大学曾三次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鉴于他在科学上的突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 1996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贝时璋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讨论所讨论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讨论所讨论员、所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讨论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曾当选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生物物理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编委会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讨论所名誉所长。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生物物理学是 20 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科学,系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讨论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104 岁的贝时璋院士,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这位创立“细胞重建学说”的长寿科学家,如何步入这门年轻的边缘科学领域的?历经百年世事沧桑、目睹百年科技巨变的老人,在科学之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历程呢?踏上探究生命的科学之旅1903 年 10 月 10 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市镇海县一个世代种地打渔的家庭。贝时璋的祖父是位贫苦渔民。父亲给人放过牛,当过学徒,开过小店,后在德商乾泰洋行“买办间”当一名中国账房,以其微薄的收入养活全家。贝时璋的母亲勤劳节俭,宽容厚道。母亲常常教导他要勤快,让他擦桌子、扫地,还教他学织渔网。小时候的贝时璋虽然沉默寡言,却勤于思考,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父亲带他到上海办事,一路上,他看到“江天火轮”在江上航行,贝时璋奇怪地问: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学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